作品版权转让协议署名权能转让吗?
作者:河北润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时间:2022-12-12 08:57:58
由于国际互连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内容也不断扩大和深化。因此,就有了网络著作权这一说,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但目前的网络著作权侵权案例不在少数,侧面体现出了人么你的网络著作权意识还不够深入,下面就由小编来讲讲3种常见的网络著作权侵权行为。
侵权行为:
(1)侵犯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传统意义上的网络著作权是指信息网络传播权,即著作权人有权决定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若未经著作权人的同意将他人作品放在网上公开传播,则构成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2)社交网络平台未经同意转载传播他人作品在诸如微信公众号、微博、贴吧等公开社交网络平台中非法复制、传播转载他人作品,并且没有注明作者姓名或来源,除非存在著作权被合理使用的情形。如果仅仅是分享连接,通过连接可直接接触到原作者则不属侵权行为,若不允许转载请在以明示的方式注明。
(3)音乐、电影作品未经同意传播未经著作人的同意下载、传播、改编、表演、出版、录音录像音乐作品或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这种行为在大众认知中以为是合法的行为,因此面对越来越多的歌手需要收取费用、网络管理者将不法的电影种子删除的时候都表示了不解和愤怒,但著作权除了一种人身权利更重要的是能够作者带来丰厚报酬的财产权利,其权力来源具有合法性。
作品版权是众多版权当中的其中之一,它包含的方面也比较广,对于后期有的作品版权转让需求的人群也很想提前了解清楚,作品版权转让协议署名权能转让吗?这样就能够避免后期出现违规操作的状况,导致受到一定的损失,下面的小编带您了解起来。
一、作品版权转让协议署名权能转让吗根据《著作权法》第十条规定,署名权属于著作人身权,不得放弃和转让。
二、版权转让或放弃署名权在违反公序良俗和诚实信用的情形时应受到严格禁止而绝对无效如学术论文的署名用于交易,这种行为违背学术道德应当无效。特别是雇佣他人撰写自己的学位论文,这种骗取学位的行为也违反法诚实信用,理应受到法律的严厉禁止。
三、在判断署名利益的转让是否具有法律效力时,应考虑作品是否具有人身性或不可替代性(1)对于具有较高人身性或不可替代性的作品,其署名权的转让不具有法律效力。如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其目的在于艺术的体现,而艺术性具有难于脱离于个人的个性因素,他人通常很难独立创作出相同的作品,因此其具有较高的不可替代性。(2)如果作品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那么转让或放弃其署名利益可以得到法律的肯定。如对于主要基于功能目的而创作的作品,不同人的创作都可以实现相同的功能性,因此功能性作品通常具有较高的可替代性。
四、我国司法实践也认可特定情形下署名利益的转让著作权法第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意志创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视为作者。
版权登记后能获得的4大权利,你get到了吗
作品经过版权登记后,不仅能更好的得到保护,登记人也能获得相应的权利,下面小编就来简要介绍下具体能获得哪些权利。
版权登记后的权利
1.出版者权利对于文字作品来说,出版者的权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板式设计专有权,另一种是专有出版权。板式设计通常指的是出版者对于出版的图书或者外观等所作出的设计,它属于出版者的创造智力成果,出版者依法享有板式设计专有权,如果他人未经允许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或者作品的板式设计,那么出版者有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影视作品表演者权利影视作品的表演权主体是演员、演出单位等等,表演者的权利主要包括表明表演者身份、保护表演形象等等,如果他人从现场或者网络上公开传播其表演,或者对表演进行录音录像等等,进行了版权登记的表演者都可以从中获取一定报酬。
3.影视作品录制者权利影视作品的录制者对于其自己录制的视频享有复制、发行以及出租等权利,这些所有的行为都可以成为录制者获得报酬的途径,如果有人想要使用此录制视频,那么影视作品的录制者就可以与其签订合同要求其支付一定的使用费用。
4.影视作品播放者权利播放者一般指的是广播电视组织,具体主要包括电视台以及广播电视台等等。影视作品播放者的权利主要对象是指播放的广播或是非广告、电视的节目。广播和电视指的是广播电视台通过信息以及图像的信号播放的合成品。
常见的石家庄版权登记的纠纷类型:
版权纠纷是指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或其他任何第三人,就著作权的行使而发生的争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纠纷类型有以下几种。
1、为他人撰写的报告、讲话稿等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由他人执笔,本人审阅定稿并以本人名义发表的报告、讲话等作品,著作权归报告人或讲话人享有。但出于本职工作的报告、讲话属于政府工作或者公益性工作的,报告人或讲话人不享有著作权。
2、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与作品的所有人行使所有权的纠纷。一部作品为其他人合法所有,而著作权人需要使用该作品,著作权人有权使用,作品所有人不得无理拒绝。但著作权人应当说明使用的理由。作品所有人可以著作权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果著作权人在使用作品的过程中将作品毁坏或者灭失,著作权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3、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著作权纠纷。以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音乐作品的,应当向作者支付报酬。去年,音乐著作权人向歌厅、酒吧等经营场所无偿使用音乐作品的行为主张著作权是很好的例子
4、自传体文学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对于特定人物的自传体文学作品,一般看该作品写做人与该特定人物有无约定,如无书面约定,则应当由该特定人物享有著作权。
5、因广告语引起的著作权纠纷。广告语在具备作品的构成要件时,应当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只要该广告语具有独创性,已经构成作品。
6、编辑作品中的著作权纠纷。编辑作品由编辑人享有著作权,但编辑作品不得侵犯原有作品的著作权。同时,编辑作品中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7、就同一题材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纠纷。不同的作者,就同一题材创作了相似的作品,往往容易引发著作权归属纠纷,或者一方可能主张另一方抄袭、剽窃。根据著作权法关于作品构成要件的规定,如果双方作品的表现形式系各自独立创作完成,具有独创性,应当认定争议双方各自独立享有著作权。
8、美术作品的著作权归属纠纷。如果没有直接证据予以证实,一般要从作品的艺术价值与作者的绘画能力水平是否相当,所争议的作品的绘画细节特征与当事人的陈述是否相符以及现场临摹和鉴定结果来判断。
9、销售商侵权纠纷。销售商明知自己销售的商品西侵犯他人著作权的商品而销售的,应当根据销售数额、侵权的情节及给著作权人造成的损失等因素,确定侵权的民事责任。销售商违反《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的,可予以相应的民事制裁。
10、著作权人与作品使用人之间的合同纠纷。《著作权法》第47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条件的,应当依照民法通则则有关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11、出版单位与作者的纠纷。出版单位与作者有时会因为书稿的丢失、毁损发生纠纷,有时会因为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发生纠纷。上述纠纷事实上不属于著作权纠纷,属于出版合同纠纷。
上一篇:判断违反著作权的依据是什么?
下一篇:计算机软件侵权有哪两种形式?
- 赵县美术作品著作权登记流程全解析[ 2024-09-21 ]
- 井陉文字作品著作权办理流程指南[ 2024-09-21 ]
- 井陉美术作品著作权价格合理性的深度审视[ 2024-09-21 ]
- 井陉矿区文字作品版权登记价格合理性深入剖析[ 2024-09-21 ]
- 新华区影视作品版权申请全流程指南[ 2024-09-21 ]
- 关注正定影视版权登记申请进度[ 2024-09-21 ]